在三十亩地选矿厂砂泵车间,宋宏亮算得上是个“名人”。这名气源于他对泵检修工作的创新与执着,大家亲切地称他“创新达人”。参加工作20年以来,他看过球磨、干过装量、从事过检修,始终工作在生产第一线。多年来,完成了近20项小改小革,其中,仅2018年就完成小改小革6项,为企业创效几十万元。出色的能力,突出的成绩,让他多次被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2017、2018年连续两年获“公司劳模”荣誉称号。
让设备运转周期长起来
砂泵车间的10PSJ衬胶泵运转了二三十年,叶轮使用寿命仅有600小时,每隔22天就要更换一次,单台泵每年就得解体检修15次以上,不但环保压力大、影响生产,也给大伙添了不少麻烦。作为班长,宋宏亮就琢磨如何让大家省心省力。
“叶轮都是易损件,为什么沃曼泵的叶轮使用周期会达到5000小时以上?”宋宏亮陷入苦思冥想中。材质,一定是材质!他拆下废旧的沃曼泵和10PSJ泵的叶轮,用砂轮打磨,发现溅射的火花不一样,这就证明金属含量不一样。如果使用沃曼泵同样材质的叶轮会不会延长使用周期?
他的想法得到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。通过车间、厂技术科和生产厂家多次联系沟通后,厂家最终同意为10PSJ泵制作沃曼泵同样材质的叶轮。应用于生产后,叶轮运行时间延长到1811小时。宋宏亮并不满足,这个数字距离沃曼泵的叶轮运转5000小时相距甚远。
仔细观察,他发现是由于叶轮与轴套不配套,影响设备寿命,再次提议将轴套改用锻造件。自改造实施以来,1号泵运行已达4500小时以上,2号泵已运行3451小时。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天,未曾解体检修过10PSJ泵,管道冻损率为零。
让大伙劳动量减下来
一晃20年过去,宋宏亮把检修干得风生水起。三十亩地选矿厂零号泵站的受矿槽,使用的是直径30毫米的圆钢过滤篦子。每7个月就要整体更换,费用将近4万元。更换时,班组5个人必须干整整一天。为了省钱省人工,宋宏亮给圆钢穿上“外套”——给每一根圆钢套上直径40毫米的胶皮管,增大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。如今,胶皮管两年一换,仅花费1000元,而圆钢过滤篦子则5年更换一次。
河道泵站是解决“两厂”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环保项目。但设备故障频发,厂家也束手无策……爱钻研的宋宏亮一次次进入现场蹲点研究,探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他在泵体循环管道上安装了一个调节阀。安装后,设备运转平稳,故障率减少,保证了选矿废水的回收利用。他还自行设计污水回收箱并安装自动控制装置,实现泵站污水全部回收利用。
受多年从医的母亲的影响,宋宏亮将医疗上的听诊器和内窥镜应用于检修的实践中。填料体磨损外观无法观察,必须解体才能观测到,宋宏亮利用内窥镜观测,既可以查看轴套的磨损情况,又能很轻松观测到其内部磨损情况,同时缩短了检修时间,原来4个人干4个小时,现在5分钟即可处理,极大地减轻了大伙的劳动量。他将听诊器放到设备外体,利用听诊器对机器杂音集中放大的特点,提高了对运转设备故障判断的准确性……种种奇思妙想,都有最朴素的初衷:“我们班组职工年纪都大了,维护好设备能让大伙睡个安稳觉”。
急难险重让我来
宋宏亮也是车间里的“拼命三郎”,无论在深达4米、转身困难的浮选柱里更换叶轮,还是数九寒天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对接管道法兰,他从未犹豫过。“让我来”,是他一贯的行动。2016年年底,滴水成冰的天气。三十亩地选矿厂清水泵站淹没于水下的一段管道法兰要进行对接。宋宏亮因身体原因,怕冷水,但在任务面前,他在齐腰深的水中可不止三进三出。过程并不顺利,四次都没有成功,而每次宋宏亮都要在水中待20多分钟。每次上岸后他靠着火堆,用烈酒擦身取暖。火烤胸前暖,风吹背后凉,宋宏亮还是冻得直哆嗦。对于下水作业,他感慨道:“这么冷的天下水的感觉,就是把冰、冻、渗、凉那些所有跟冷有关的词用上综合在一起的感觉”。
2018年5月,西川河1系统供水网改造,需要将8根管道从该厂药库墙体外运到高位水池。每根管子长12米、重约1吨,却因地势原因,无法启用大型设备。就在大伙犯难时,宋宏亮想起来如果采用自制拖轨牵拉管道应该会省力一些,说干就干。准备工作做好后,他率先拽着拉管子的粗麻绳站在管道前端。“我年轻、力气大,在最前面能随机应变”。泵修班的4名职工,在他的带领下,纷纷拽起麻绳,靠着这种原始的运输方法,一步一挪地把管道拖过90米高低不平的坡路。
正是靠着这股子韧劲、狠劲,砂泵车间圆满完成了此项技改项目。这不但解决了三十亩地选矿厂生产用水的紧缺问题,而且兼顾了露天矿排水的环保需求,更为厂里节约了10万元的外委改造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