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科技创新驱动”战略引领下,金钼股份科技创新部科研管理团队紧扣陕西有色金属集团“千百十一”发展目标,聚焦公司“质效量”倍增计划,以制度革新、数智转型、协同攻坚为三大引擎,近五年研发投入跨越式增长——从1.9亿元跃升至3.5亿元,主导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,申请专利210件、授权169件,构建起全产业链科研管理新生态,为钼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。
制度革新激发活力 构建PDCA闭环管理体系
团队以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重构科研管理体系,修订《科研项目管理办法》《项目成果后评估工作实施细则》等4项核心制度,形成覆盖立项、考核、转化的全流程规范。创新性将项目验收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,要求结题项目必须明确产业化路径,使研发目标精准落地。增设市场价值评估维度,打破“大锅饭”模式,对项目组长及骨干实施津贴翻倍激励,对排名末位成员取消津贴,引导科研团队从“实验室思维”转向“产业需求导向”。出台《金钼股份非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一级科研项目的津贴考核发放办法》,打破“唯技术人员”限制,鼓励生产、财务等多岗位人员跨界参与,形成“全员创新”新格局。

科研团队工作现场
数智转型赋能科研:打造高效协同样板间
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,团队自主研发10套科研管理专属OA流程,实现从“6级任务书审批”“原材料采购6级响应”到“考察审批即时流转”“决算审批及时安排”的“云端办理”,全面实现了数智化快捷办公。搭建“科研月报共享台账”实现多人协同编辑,历史数据自动抓取,填报效率提升50%。通过数据互联互通,管理层可实时追踪项目进度,为资源调配、决策优化提供精准支持,推动科研管理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转变。
协同攻坚打通链路:让“实验室成果”变“生产线动能”
团队创新实施“资质+荣誉”双轮驱动战略,连续16年坚守资质“生命线”,精准化解政策变动、材料审核等难题,为公司持续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保驾护航。同时,积极组织申报“第八届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”“中国专利奖”等高端荣誉,培育出众多省级、市级科技新星、科技人才。形成“头雁领航、群雁竞飞”的雁阵格局。成立专项政策研究小组,深度解读省、市两级研发投入奖补政策,建立“政策研读—项目策划—申报实施”全链条工作机制。通过政策红利的高效转化,为金钼股份研发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。科研管理团队增设项目验收前置审批环节,不断引导项目目标落地,注重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。在4N高纯钼粉项目攻关中,攻关团队突破超纯钼粉除杂难题,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,真正让科研“含新量”转化为发展“含金量”。
在创新生态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金钼股份科研管理团队以制度创新破题、数智转型赋能、成果转化强基,构建全产业链立体科研管理生态体系。从研发强度的持续攀升到高端资质的蝉联守护,从流程效率的数字化跃升到政策红利的精准捕捉,团队始终保持着“归零再出发”的奋斗姿态。面向“十五五”新征程,他们正以“研发—管理—应用”闭环生态为支撑,在钼基新材料研发、绿色制造技术等领域展开新一轮攻坚,力求将科技创新的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!(董燧珍 张菊平)